Reviews page 5 of 11
Order by:
Score
Abstract: ◎LUMIX G5是在GX1後的另外一台Panasonic相機,有沒有什麼淵源呢? 整個M43系統裡面,我買過最多的相機就是LUMIX G了,從G1、G2、G3都有。 不過G3跟G5倒是很顛覆我原先對LUMIX G的印象。 ◎有什麼對LUMIX G的印象呢? 對於LUMIX G,我一向的印象是「先鋒者」,在G1/G2的時期,他們都扮演著一個技術先行實驗者的角色,然後GH1/GH2則是將這些新技術發揚光大,並且更加完整強大。 而GF則是再次將這些技術消化過,變得更容易給一般人使用。 ◎...
-
Abstract: Panasonic LUMIX-G5 具完善的手動功能,按下 iA 鍵搖身一變成為智慧型數位相機。它是小綿羊,也可以是小野狼! 前言十分感謝 Panasonic 在台公關公司「天王星多媒體」在 9 月底左右就借給我們雙鏡組 G5,十分大方。我們之所以並沒有在攝影器材展前就把文章寫出來,某個程度上來說,並不想在攝影器材展前就替這部相機背書。不過,我們必須承認,G5 是一款十分讓人滿意的無反光鏡數位單眼相機。我們願意跟各位讀者推薦這一部 G5。其實 Panasonic LUMIX G 系列以來,一開始的 G1...
-
Abstract: Panasonic Lumix G5 - 成熟沈穩新一代的 m 4/3 m4/3家族的發展真的是越來越成熟,而且每階產品定位的角色似乎也開始更為明確,作為準專業系G系日前也有更新,從G3跳過 4 的數字進化至G5,這次的改動筆者覺得變化其實頗大,光是外型就從前代較為柔性變成這次較陽剛一點,而且更有專業的感覺。但體積較之GH2,甚至最新的GH3還是有明顯的較小及輕一點,除了外型的更動外,內在的規格也有為數不少的進步,作為最重要的感光元件似乎也有重新設計,在G5/LX7的發表會上,G5在內部還被稱為G...
-
Abstract: Panasonic G5 實測#2: 高感光度實測 Panasonic G5 支援 ISO 160~12800 設定,可以用 1EV 或 1/3EV 級距調整: 也可設定 max ISO 上限,讓自動 ISO時不會超過這個值: 但 G5 只有慢速快門 NR,並沒有高感光度雜訊抑制的功能: 以下則是 ISO 160以及 ISO 800-12800 感光度實拍,我們將原圖(如下)黃框裁圖 100% 呈現以方便比較。可看到即使到了 ISO 3200,畫質表現仍相當優異。ISO 12800 畫質就較差了。 ISO...
Read the full review »
-
Abstract: 對於 Panasonic 來說, GF 家族固然是消費者最注目的產品線,不過 G 系列才是 Panasonic 進軍 EVIL 相機的先河;隨著 Panasonic m43 產品線逐漸擴大,入門 GF ,入門 GF ,主流 GX ,準旗艦 G 以及旗艦 GH 的分類方式已經成為定局,而 G 系列新一代傳人 G5 又做了哪些改變?跳轉繼續從外觀看, G5 與前一代 G3 較簡約、類似 GF 家族追加握把處的設計不同, G5 大面積的握柄並且把快門移回握柄處,回到 G1 與 G2 的風格,也恢復 EVF 的紅...
Read the full review »
-
Abstract: G5 是 Panasonic 無反光鏡相機系列最新機種,相較於前代 G3,在規格上進行了一些強化,例如 60P Full HD 錄影能力、6fps 九連拍、ISO 12800 高感光能力等等。不過在畫素方面仍維持 16MP,感光元件也同樣是 17.3x13mm 4/3型。我們先來看看 Panasonic G3, GF3 規格比較: 銀色款式 G5 規格 DMC-G5 DMC-G3 鏡頭接環 Micro Four Thirds 焦長轉換 2X 感光元件 16MP 4/3型 Live MOS 17.3x13....
Read the full review »
-
Published: 2012-09-07, Author: OscarCheng , review by:
eprice.com.tw
Abstract: 記得在 2008 年的時候,Panasonic 推出史上第一款無反光鏡可換鏡相機 LUMIX G1,從此掀起輕單眼市場的熱潮,也讓許多玩家意識到原來告別反光鏡、光學觀景窗傳統架構之後的新時代單眼相機,原來可以這麼輕巧好用。在大受好評之下,即使後來逐漸推出越來越多輕量版或高階產品線,Panasonic 仍保留最核心原點的 LUMIX G 系列機種,帶來最高的平衡性與 C/P 值。 而 G5 正是 LUMIX G 系列發展至今的第四款機種,它不僅具備前代機種 G3 的強項,還讓原本就很豐富的多媒體功能更上一層...
-
Published: 2012-09-05, Author: Vesuvius , review by:
techbang.com
Abstract: Panasonic G5 一改前代機的輕巧體型,轉而讓身型稍加膨脹,符合人體工學。感光元件1,610萬畫素M4/3規格LiveMOS,搭配Venus Engine VII FHD影像處理引器,感光度ISO 160-6400,機背晉升至3吋92萬畫素可翻轉觸控式螢幕。到底G5在實拍表現上有何作為呢?大家有發現最近相機的趨勢,已經不再把焦點放在身型小巧上面,而是更為注重在其它的配套方案上,如自定義按鍵是否符合拍攝者的使用需求。Panasonic G5與G3的外型有明顯的差別,G5更加趨近單眼的外型,適合喜歡拿...
Read the full review »
-
Published: 2012-08-14, Author: ki_min , review by:
mobile01.com
橡膠壓紋蒙皮與人體工學設計握把為握持感大大加分。, 多達3個實體、2個虛擬快捷鍵,並且有高達32種功能可以自定,可依個人習慣調整。, 新增快門鍵旁的控制桿可以使操作更加直覺。, 新增9種創意控制功能,讓拍照可以有更多樂趣。, 可垂直與水平翻轉的螢幕實現高低角度輕鬆取景。, 錄影時不能調整曝光補償。, 螢幕在顯示大面積色塊的時候容易發現色彩斷階。, 連拍的處理時間稍長,以RAW拍攝時更是需要等待。, 眼睛感應器的反應時間並非即刻顯示。, 實拍圖片: 在G5與LX7亮相的記者會上,G5就被Panasonic內部人員戲稱做「GH2.5」,要知道G與GH系列是Panasonic在Mirrorless系列裡不同層級的產品,現在內部的人居然用這樣的稱呼來叫G5,想必未來即將推出最高檔的GH3必定又會推出令人超越期待的功能。實際試用一個多星期,G5給我的感受是完成度相當高的作品,擁有大面積橡膠壓紋蒙皮、可以直覺操作的操縱桿、五個Fn按鈕、Q.MENU可以完全自定、ISO1600可用的雜訊處理、琳琅滿目的自定功能表都是G5值得讚賞的地方。再搭配上輕巧的X鏡大概會讓...
-
Published: 2012-08-02, Author: Joey , review by:
techbang.com
Abstract: Panasonic 於8月1日在台舉辦 LX7 與 G5 的交流會。睽違三年後,可見Panasonic LX7注入諸多性能,像是廣角端 F1.7、望遠端 F2.3 大光圈、機械式光圈環、ND 減光 / Focus調焦、1080p錄影、支援杜比立體聲收音等等,躍身成為大光圈專業隨身機之冠,建議售價為新台幣16,900元,將於明日應用展展開預購。專為攝影初學者打造的Panasonic G5,採用1600萬Live MOS感光元件、Venus Engine Ⅵ HD影像處理器、3D/多工程NR處理等,豐富的操控...
Read the full review »
-
More popular products from the same category
Infuence products of the future
Up to 4$ per answer
TestSeek will regularly send you survey invites to your email, you choose if and when you participate.
Join now! » (opens in a new window)
×